舟山市旅游委员会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思路
【 来源: 舟山市旅游委员会 | 发布日期:2017-07-24 | 共浏览17518次 】
一、2016年工作总结
2016年,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610.61万人次,同比增长18.95%;实现旅游收入661.62亿元,同比增长19.82%,均已超额完成年度指标任务。
(一)成功举办2016国际海岛旅游大会。
2016国际海岛旅游大会于9月21日-23日在朱家尖岛成功举行,吸引了26个海岛国家、地区和国际旅游组织、国内沿海城市、省内各地市、国际连锁酒店集团、国际旅行社、旅游投资商、旅游研究机构等近千名中外嘉宾参会参展。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新社、中国日报、浙江电视台、凤凰卫视等50家媒体100多名记者参会报道。大会期间,旅游产品线上线下交易额达7130万元,有力推动了国际海岛旅游的合作与发展。
(二)探索创新旅游体制机制。一是加大产业扶持。出台《关于加快海岛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产业定位、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措施保障,强化产业统筹协调职能,设立市级旅游产业基金,扩大旅游专项资金规模。二是争创旅游发展品牌。入选国家蓝色旅游示范基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嵊泗县列入浙江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三是探寻旅游改革思路。推动旅游行政体制改,将10项处罚职能划转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旅游行政处罚职能划转普—朱管委会,实现旅游经济功能区综合执法一体化;进一步完善重点旅游县区管理机制,增强旅游业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
(三)扎实推动旅游项目建设。一是海岛旅游项目成为投资热土。中铁建集团投资100多亿开发建设以主题公园为特色的海洋旅游综合体项目;岱山“东海一号”、朱家尖大青山景区“四季花海”海岛露营基地项目建成运行;旅游厕所、服务中心和旅游标识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二是旅游类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推进。朱家尖禅意小镇完成投资3.4亿元,观音圣坛施工至四层;沈家门渔港小镇鲁家峙文化创意园区正式开园,27家企业入驻;定海远洋渔业小镇完成景区建设规划评审;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有序推进。三是旅游示范岛建设有所突破。花鸟岛各项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项目基本完工,旅游人数同比增加20%,实现旅游收入2000多万。岱山中国海岬公园完成自行车驿站、登山步道等工程;东沙古镇改造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古镇小广场。白沙岛完成大沙头海塘拓宽美化、形象标志牌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四是民宿项目引领渔农村发展。组织“民宿推广年”活动,引进心宿、青蝉等品牌进驻;嵊泗基湖村、石柱村等成为海岛旅游休闲示范村;朱家尖东荷嘉园、嵊泗田岙村成为民宿收入超千万的电商村。
(四)持续提升旅游行业品质。一是不断优化行业结构。国际水产城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普陀山如易阁被评为金鼎级特色文化主题饭店;舟山市金旺角大酒店有限公司、舟山布鲁特酒店有限公司元生大酒店、嵊泗远东长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天悦湾度假酒店被评为银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舟山中医院中药养生保健旅游基地获评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二是推进文明旅游工作。开展“诚信旅游企业”“诚信服务标兵”“文明餐桌”等活动;印发文明旅游宣传海报、折页6万多份,引导文明旅游。三是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全市旅游行业人力资源普查;举办全市性专题培训班10余期;组织“国际海岛旅游大会杯”全市金牌导游技能大赛;普陀山息耒旅行社导游谢丽荣获2016年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称号,4名导游获得“中国好导游”称号。四是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成立市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制定行动方案;联合发改(物价)、公安、市场、综合执法等部门进行10余次联合执法,打击“黑导”“黑车”“拉客宰客”等现象。2016年,共查处违规旅行社2家,行政处罚自然人38名,罚款共计53600元,全年未出现重大投诉案件。
二、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预计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5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
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筹办2017国际海岛旅游大会
坚持以“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为目标,从承接国家战略层面、促进海岛旅游发展和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的角度,认真谋划、全力办好大会;注重创新和实效,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探索市场化办会模式,注重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大会永久性会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海岛旅游品牌影响力。
(二)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成立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工作方案,分解细化工作任务。一是抓旅游示范岛打造。针对不同客源市场,加快打造和推出旅游示范岛特色品牌形象,全面提升示范岛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抓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把省、市级旅游特色产业小镇作为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做好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市级旅游特色小镇建设,重点打造旅游风情小镇。三是抓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定海新建社区、嵊泗田岙村等一批慢生活休闲旅游示范区,规划建设一批旅游风景廊道和海岛旅游生态示范带,把百里滨海大道沿线建成城市中轴景观带,全力打造产城融合、景城共生、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三)抓好旅游项目投资建设
2017年,全市计划在建旅游项目66个,总投资135.15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8.85亿元。一是进一步抓住项目进度。实行动态管理,紧抓在建项目,争取年内竣工项目10个,新开工项目10个。二是进一步抓牢项目储备。加快策划特色旅游休闲度假项目,规划储备一批旅游大项目、好项目,将“规模大、品位高、业态新、带动强”的旅游项目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和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三是进一步抓准项目招商。举办旅游项目系列招商推介会,引导和支持投资企业以合资、合作、联营、参股、项目融资等方式开发建设。
(四)加大旅游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完善市海岛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形成部门联动发展旅游产业的强大合力;支持旅游重点县(区)设立旅游委员会;健全定海、普陀省级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旅游度假区建设。二是搭建新型旅游投融资平台。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基金的实质性运作,通过财政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我市旅游业;努力做大国有旅游企业,鼓励支持重点旅游企业加快上市步伐。三是深化旅游执法体制改革。明确旅游部门和综合执法部门协作配合机制,总结旅游执法创新经验,探索设立旅游警察。四是加强旅游统计改革。会同统计部门做好市、县(区)旅游产业增加值的核算。研究和完善旅游统计口径和调查方法,建立科学的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和旅游发展评价方法。
(五)争取国际旅游岛政策
利用国家批准建立舟山自由贸易港区带来的机遇,以海南岛、福建平潭岛为标杆,积极争取国际旅游岛政策,在旅游产业开发开放上获得突破。
(六)丰富海岛休闲度假产品供给
一是大力推进各类景区建设。全面提升普陀山景区,加快建设“全景朱家尖”,创建定海东海大峡谷、岱山鹿栏晴沙、嵊泗东海五渔村等一批高等级旅游景区。强化普陀山—朱家尖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功能,打造辐射带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二是大力发展“东海人家”精品民宿。充分挖掘和展示海岛渔俗文化,推进定海双桥、干览、普陀朱家尖(白沙)、东极、展茅、岱山东沙、秀山、嵊泗泗礁、嵊山-枸杞、花鸟等海岛特色民宿集聚区建设。三是大力创建一批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创建一批省级果蔬采摘基地、房车露营基地、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省中医药文化养生示范基地、省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等。
(七)实施行业品质提升工程
一是改善旅游饭店结构。丰富饭店业态,引导和鼓励现有饭店创建特色文化主题饭店;鼓励星级饭店评定,使全市星级饭店整体保持稳定。二是推进旅行社品质化建设。推广品质旅行社等级评定工作,推进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出台鼓励政策。三是扶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饭店管理集团、全国百强旅行社、全国旅游集团20强在我市设立全资或控股公司;鼓励旅游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四是加强旅游队伍建设。举办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高管、一线从业人员等各类旅游专题培训班;开展行业岗位练兵活动,提高从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鼓励企业挖掘、培育优秀团队。
(八)强化舟山群岛品牌形象推广
一是拓展旅游市场。与黔西南等地加强山海协作,在举办国际性旅游会议、开发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旅游惠民等方面建立长期性合作。二是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谋划建立智慧旅游综合平台,完善以PC端、移动端、触摸屏为载体的公众服务平台,建立舟山旅游大数据库。三是丰富旅游宣传品。谋划拍摄新版舟山群岛旅游形象宣传片,开展“舟山心意”旅游商品征集评选,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及各类旅游衍生品。
(九)提升旅游市场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强化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以及“黑社、黑导、黑车”、强迫消费、违反旅游合同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加强文明诚信旅游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各类评优评先活动,树立旅游行业文明典型;健全旅游诚信体系,加强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落实违法违规信息通报制度。三是构建旅游安全管理体系。发挥旅游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作用,加强旅游行业安全监管,指导各地旅游企业完善旅游突发公共应急预案,建立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网络,完善旅游应急救援体系。
(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五级旅游咨询服务体系。依托舟山群岛主入口、综合客运枢纽、重要交通节点、旅游海岛、景区景点等客流集中地段,整合提升现有的旅游交通集散和游客服务中心,设立一批旅游咨询服务网点,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一流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二是提升旅游交通。完善蜈蚣峙水上集散功能,提升岛际客运能力;加快普陀山机场扩建升级工程,进一步拓展航线网络;完善旅游交通标识标牌体系,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拓展旅游观光巴士和景区公交专线。三是推进厕所革命。实现景区、寺庙、交通集散点、主要休闲区等厕所达到“数量充足、卫生文明、实用免费、有效管理”的要求。